“學醫是救不了中國人的”
肝胆相照
那天碰到一个词叫做“肝胆相照”,我就很疑惑,为什么是肝与胆相照?不是心与肝,也不是胃与肝。
后来我在中医里面找到了答案。
中医认为人体是分五脏六腑的。脏一般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 腑 ”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脏通“藏”,表示内部的意思;腑属阳为表。
注意这句话:“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一对应才恍然大悟,原来肝脏和胆是对应关系。
好心肠
然后我就突然想起一句话,如果我们平时遇到好人都说:“啊呀,这个人好心肠啊!”
我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说心肠不说心肺,也不说心肾,原来心脏和小肠腑是对应的。
所以我突然就觉得我们有时候经常说的话,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
中医四大典籍
站桩
本草纲目
要想看懂古书,你要重新认字识字啊,说文解字?
精:有形的物质
气:能量
神:没有精哪有神啊,人的情绪情感
五谷: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畜: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
五菜:
五果:
睡觉要调息:那个呼吸之间的停顿
七情六欲:
中醫主張治未病。
中医几个必备网站:
中医西医的关系:
学了计算机专业,再来看中医西医的关系,私以为中医更像是架构师,西医更像程序员(当然没有抬高架构师,贬低程序员的意思,这个世界如果只有架构师,或者程序员,是进步不了的
)。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这样比喻呢?
中医的特点是高度抽象,例如:五脏六腑、气血经脉、精气神,这些东西几乎可以说清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举个例子,有一病症为
肝经郁热证
,就这短短五个字就概括了一堆疾病:以两胁胀痛、灼热、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常见症的证候
;而西医的特点是高度具象,为什么会发烧?发烧是因为什么?然后说细菌病毒蛋白质……西医追求的是眼见为实,研究的太细了,而这也正是西医治不了的大病的原因之一。
如果西医看到
两胁胀痛、灼热、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
,那肯定是哪里有问题治哪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哪里有细菌炎症哪里就用抗生素,不管对人体有益的,有害的统统“吞噬”,甚至会形成按下葫芦浮起瓢
的情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西医没有抓住“根本”,西医抓住的更多的是局部,而中医抓住的是整体。这就跟架构师往往是对整个软件架构负责,而程序员只是对自己的那一部分负责一样。然后说到这,就想到了,之前听张宇的课,他说人要从举轻若重
到举重若轻
,举轻若重
就是说,研究一个小的东西,可以将它研究的很透彻,很深入;举重若轻
就是说,研究一个大事情就跟小事情一样,手到擒来。这里的举轻若重
可以看做西医,看做程序员;而举重若轻
可以看做中医,看做架构师。哎呦,有点扯远了^ ^架构师们并不实现具体的功能,就跟中医并没有那么精确的检查一样,架构师是站在上层来俯瞰整个软件架构以做到整个软件系统能够接近完全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西医讲究数据化,每治病之前,必是先来一大堆检查,用数据说话,而中医呢,讲究一个望闻问切,真正的中医,一看,一摸,一问,对你的病症便可聊熟于心,而望闻的都是什么啊,都是你身体外部由内部变化的表现,说的层次更高一点便是
相由心生
了。